關于建筑外墻外保溫的規范
外墻外保溫顧名思義是一種把保溫層放置在主體墻材外面的保溫做法,因其可以減少室內面積影響,同時保護主體墻材不受很大的溫度變形應力,是應用廣泛的保溫做法,也是國家大力倡導的保溫做法。
要求
由于多起建筑保溫火災事件的發生,引發了各界對保溫防火的思考,保溫材料的防火性能史無前例的引起了業內各界的高度重視。然而,很多保溫材料起火都是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如:電焊、明火、不良的施工習慣。這些材料在燃燒過程中不斷產生的融滴物和毒煙,同時釋放出來的氯氟烴、氫氟碳化物、氟利昂等氣體對環境的危害也不可忽視。為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公安部于2009年9月25日聯合發布了《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公通字[2009]46號文通知。保溫設計過程中防火性能更好、保溫性能出色的系統更能贏得市場。
(以下文字選自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標準號10J121)
1.系統構造主要包括:粘結層、保溫層、抹面層、飾面層及配件。飾面層應采用飾面砂漿、裝飾灰漿等輕質功能性涂層或有良好透氣性的水性外墻涂料。
2.氣凝膠外墻外保溫系統,導熱系數低、透氣性好、燃燒性能級別高等優勢,可應用于新建、擴建、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墻的節能保溫工程,包括外墻外保溫、非透明幕墻保溫和氣凝膠外保溫系統的防火隔離帶。

相關標準
《堡密特巖(礦)棉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標準號:DBJ/CT080-2010
《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2010年新編,新華書店有售.發行人: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標準號:10J121
《氣凝膠外墻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標準號: 蘇 JG/T 076--2020
以上的標準和圖集是2020年8月后全國首個關于保溫防火隔離帶和A級防火外墻外保溫系統的標準。
優勢
效果好
因為保溫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墻的外側,基本上可以消除建筑物各個部位的冷、熱橋影響。能充分發揮輕新型質高效保溫材料的保溫效能,相對于外墻內保溫和夾心保溫墻體,在使用相同保溫材料情況下,需要保溫材料的厚度較小,達到較高的節能效果。
改善室內環境
建筑外墻外保溫提高了墻體的保溫隔熱性能,減少室內熱能的傳導損失,增加了室內的熱穩定性。另外還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風霜雨雪等對外圍墻體的浸濕,提高了墻體的防潮性能,避免了室內的霉斑、結露、透寒等現象。進而創造了舒適的室內居住環境。另外因保溫材料鋪貼于墻體外側,避免了保溫材料中的揮發性有害物質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保護好
置于建筑物外側的保溫層,大大減少了自然界溫度、濕度、紫外線等對主體結構的影響。特別是由于溫度對結構的影響,建筑物外圍的熱脹冷縮可能引起建筑物部分非結構構件的開裂,外墻采用外保溫技術可以降低溫度在結構內部產生的應力。
范圍廣
建筑外墻外保溫不僅適用于北方需冬季采暖的建筑,也適用于南方需夏季隔熱的空調建筑。即適用于磚混結構建筑砌體外墻的保溫,也適用于剪力墻結構砼外墻的保溫。既適用于新建建筑,也適用于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

放置要求
設有外墻外保溫材料的建(構)筑物全部列入煙花爆竹禁放范圍,其中屬于重點消防單位的高層建(構)筑物及其周邊60米范圍內為禁放區域,其他10層以上或高于24米以上的建(構)筑物周邊30米范圍內為禁放區域 。